自2003年以來,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而作為生物醫藥的一個重要分支,我國造血干細胞產業發展迅猛,一個圍繞著干細胞采集、儲存、培育、激活與藥物研發以及治療應用的全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據統計,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50億元左右增長到2015年的300億元,預計2021年會達到1500億元左右。
但由于針對新生兒的臍帶、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和針對非新生兒的其它間充質干細胞以及免疫細胞的儲存等方面,無明確政策和法規規范,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前景不明確,消費者對儲存干細胞的必要性存疑。因此,如何建立行業新生態,如何引導消費者,成為行業發展瓶頸。
近年,漢港控股宣布進軍大健康產業,干細胞醫療全產業鏈的打造將成為其主要方向之一,這猶如給平靜且發展迅猛的干細胞行業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對波瀾不驚的行業帶來一定程度的改變。
資源優勢凸顯
從老牌房地產企業向干細胞醫療發展,漢港控股并不是一拍腦門的無頭緒轉型,而是在其現有資源充足下的一次成功介入。
漢港控股進入干細胞市場,有核心資源作為依托。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為三級甲等醫院,歷經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廣西婦幼保健院、廣西婦產醫院、廣西兒童醫院、廣西出生缺陷預防控制研究所三院一所兩院區的格局, 醫院2015年分娩產婦15728人。漢港控股已與廣西婦保院在上游的干細胞采集和儲存業達成了深度合作,這為其全產業鏈建設打下了基礎。
同時,與金時代生物戰略合作,完善了漢港控股在干細胞的研究、臨床醫療等中下游鏈條。金時代生物是在湖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浙江大學醫學院和浙江省干細胞工程研究中心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下, 由國內外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知名科學家Alan Colman、 戴一凡、陸敏和生物產業企業家共同投資組建的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有細胞制備、干細胞因子提取、 種子細胞庫等各類生物實驗室 2000㎡,承擔了國家科技部 “十二五”高技術 “863計劃”項目的國家組織工程種子細胞庫建設和運營。
毫無疑問,與廣西婦保院和金時代生物達成戰略合作,為漢港控股在干細胞醫療布局提供了資源優勢。
全產業鏈建設將打破行業舊有格局
在我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儲存和移植歷10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趨于成熟。但干細胞市場資源效應明顯,即上、中、下游所依托的核心資源——上游細胞來源的臍帶血庫、中游科研院所、下游優質醫院均為稀缺資源。 上、中、下游都受制于政策、法規的滯后和不完善。同時,牌照資源稀缺,行業準入門檻高,國家目前只給7個省市發放了臍帶血庫牌照。
而二胎政策的開放和出生人數的增長進一步擴大了干細胞市場規模, 尤其是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和臍帶、 胎盤間充質干細胞的儲存市場,現有的資源已不能充分滿足市場的增長需求,漢港控股全產業鏈式布局,將使行業力量得到有效補充和加強。
從漢港控股的規劃可以看出,在產業上游,聯合技術合作方成立廣西港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并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達成合作協議,在醫院開展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和胎盤間充質干細胞采集、存儲業務。
在產業中、下游,公司積極尋找干細胞技術研發及應用的機遇,特別是在腫瘤免疫治療技術的研發、臨床應用以及腫瘤病人術后的免疫系統恢復問題等領域。
除了分別計劃在產業鏈上、中、 下游建立業務公司以外,漢港還在物色打造干細胞產業基地的機會。
可以看出,一個集采、儲、研、療于一體的新的干細胞產業鏈大型企業已具雛形。在二胎放開的今天,干細胞存儲、研究與醫療壓力重重,在市場巨大,難度同樣巨大的現狀下,漢港控股全產業鏈的打造,無疑極大緩解現實壓力,給整個行業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