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形象意識提高,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接受醫美,尤其是更便利、風險系數較低的無創醫美服務。英敏特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的醫美市場前景喜人,超過半數(55%)中國城市消費者表示對大部分面部醫美項目感興趣并且會考慮嘗試。面部醫美項目目標受眾主要為尋找抗衰除皺(61%)等特定皮膚方案的消費者,或者受痤瘡/疤痕(61%)困擾的群體。
事實上,“提升整體氣質”是消費者考慮做醫美的首要原因(62%)。同時,中國城市消費者也認為醫美項目的效果比其他美容方法如家用美容儀、高端護膚品更顯著(59%)。目前。7%的被訪女性已經嘗試過美白針等保養嫩膚類醫美項目。高線級城市消費者為嘗鮮者——一線城市醫美使用率為10%,北京女性醫美滲透率更高,達到17%。
英敏特美容及個人護理高級研究分析師靳堯婷表示,“消費者清楚認識到醫美的優勢,包括成效顯著和效果持久。他們對醫美項目的態度體現出他們對外表的在意,從而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度。當然,這些無創輕醫美項目的效果并不是永久性的,憑借著恢復期短,價格和風險相對較低,因此無創輕醫美擁有更高的市場接受度和回購率。
了解信息多渠道
根據英敏特數據顯示,超過半數(52%)的中國城市消費者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網站獲取信息。醫美APP(應用程序)也是一個受歡迎的渠道(48%),因為消費者可以找到專業信息并參考醫生建議。
出于方便,更多消費者從線下美容院(45%)而非醫院/診所獲取信息,事實上,消費者最常做無創輕醫美項目,美容院通常也會提供此類服務,讓消費者更容易體驗。當然,通過整形醫院或者醫院的美容整形部門聽取專業的意見和信息,這個占比也高到(42%),相對而言,戶外廣告(24%)則不像其他渠道那樣有效。
靳堯婷解釋道“由于醫美對絕大多數消費者仍是新鮮事物,她們傾向于在嘗試任何項目之前都做詳細研究,了解這些新型美容方法。考慮到大部分醫美觀望者注重結果,她們可能希望看到真實的用戶前后對比,社交媒體是可以輕松找到用戶評論的地方。同時,因為消費者尋找詳細介紹和故事,而不是硬性廣告。因此,商家不妨將營銷重心放在可以讓潛在消費者獲取完整故事的專業渠道和社交媒體網站。”
消費者偏愛專業術后產品
消費者謹慎挑選醫美術后產品,72%使用專用護膚品而不是自己的普通護膚品,80%的中國城市消費者則會使用醫生推薦的產品。同時,對于那些考慮做醫美但尚未付諸行動的消費者,安全是主要障礙,68%的潛在用戶希望了解項目的潛在風險,66%想要知曉副作用。
靳堯婷總結道,“術后護理與醫美本身同樣重要,為迎合護理術后敏感皮膚的需求,商家可以考慮打造專業且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將產品與具體項目方案掛鉤,這應當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術后恢復需求。同時,對于猶豫不決的消費者,她們對這些新式美容方法不太熟悉。因此,商家需要向消費者科普更多信息,減輕她們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