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鴉、雕塑、陶瓷、影像......各色藝術作品,表達了對“后疫情”時代生態環保、當代城市生活中的個人價值表達等議題的關注。全新的藝術體驗,為楊浦潮流藝術文化領域帶來一股新浪潮。
創智匯是大創智全力打造的潮流文化聚集地。近期,創智匯“發聲”裝置藝術節如約而至!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創智匯將迎來一批來自國內外藝術家,以老廠房元素為載體,根據創智匯園區內的空間特點,打造的各具特色的室內外藝術空間。這些獨特的作品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01. CHIAOZZA 《芽菜花園》
一對來自美國的雙人藝術CP:亞當?弗雷扎(Adam Frezza)、特里?喬(Terri Chiao),2011年,他們將彼此的姓氏組合在一起成立了CHIAOZZA
《芽菜花園》是CHIAOZZA聯合野生救援“蔬食”項目定制的裝置。5個2-3米高的玻璃纖維裝置,高大的莖桿頂部長出根芽,藝術家用其奇幻、童真浪漫的風格創造了一個小雕塑花園。一系列俏皮抽象植物般的形狀,給觀眾帶來了好奇和神秘感,以及舒適和熟悉感。
02.趙慧兒《MANYAN》
趙慧兒 新媒體藝術家,獨立音樂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專業藝術碩士,曾在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以及新加坡拉塞爾藝術學院進行國際交流。
《MANYAN》系列作品由彌漫在空氣中的感知壓力構成,意在 根據不同公共空間形態打造沉浸式體驗,將無形之蔓延可視化,創造一個令人耳目 一新的神秘空間。紅色在代表危險與警示的同時,也象征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喜慶 與吉祥,熱烈的色彩與雙重寓意為觀者帶來一種置身于超現實未來夢境中的感覺。
03.丁敏 《黃昏寶藏》
丁敏 2012 中央美術學院, 版畫系本科,2017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純藝研究生。
《黃昏寶藏》是一組沉浸式體驗裝置。寶藏的元素來源了超現實主義藝術家Max Ernst 的一幅版畫作品。那是一座山坡的場景,遠處是工人在忙碌,近處是幾個工人用桿子和繩子從一個坑里拉大球。那個球2.3米高,注釋上稱它為“phantom globe”(虛幻的球)。“黃昏”是作者經常使用的一個場景。它具有一天中最多的色彩,它是既是白天的結束又是黑夜的開始。
04.段革新《Let there be light》
.段革新1979年出生于江蘇連云港,2004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繪畫專業,2011年獲南京藝術學院版畫碩士學位。
《Let there be light》(讓那里有光,讓世界有光)作品分兩半,白色與黑色,象征光明與黑暗。黑色表達每個人的成軌跡里,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失敗與負面能量。白色表達,堅韌,勇敢,樂觀等正面能量。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擁有兩種生命 狀態,一直向前。所以地鐵紋樣里,有人的各種形態,快樂,憂傷,痛苦,絕望,喜悅,覺醒等等。但是,任何人都無法停下腳步,會向著未來一直走去。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無法回到任 何一個已逝的時光,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命狀態。一位偉大的覺者說:人的生命狀態分為四種:從黑暗走向黑暗,從光明走向黑暗,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光明走向光明。紅色的球,代表著愿望,每一個靈魂想要向著光明方向的那個愿望。每一個人,無論你是怎樣的膚 色,都希望世界和平,萬物和諧,彼此敬畏與感謝。整個90米的長廊,會懸掛10個左右的音響,可能會以紅球的形式出現在里面,音樂后期會專門1合成,循環播放。音樂內容以純音樂或童聲合唱為主。
05.韓夢宇《愿望餐廳》
韓夢宇本科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產品設計(陶藝)專業,目前為同校陶瓷藝術設計專業2019級研究生,2020年申請并就讀于美國普瑞特藝術學院。
《愿望餐廳》這一裝置綜合運用了影像、陶瓷膠囊、現成品以及燈光,意在表達當代各群體對生存的需求以及無奈的偽裝。人們在光鮮的表象下潛藏的依舊是與生老病死互相掙扎的狼狽,無論我們擁有什么樣物質,無論我們享受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透過這一切的最深處或許都是得到救贖的隱秘渴望。
對身心得到治愈的期盼、對生存的無奈、面對低迷和虛假的偽裝讓我們假似光鮮地活著,藥物本身不是人最終的渴望,卻是我們用來自我救贖的一 個化身。無論是心理或是身體上的掙扎都是我們本應面對的現實。人們終須面對冠冕堂皇的現實幻象,何為良藥? 或許我們都有一個得到靈丹妙藥來救我們于困頓之中的隱秘愿望。愿望餐廳為您提供各種進口藥品,我們將會滿足您的一切渴望,歡迎前來就餐。
創智匯是大創智全力打造的潮流文化聚集地
從涂鴉藝術節的 “發生”
到裝置藝術節的 “發聲”
我們在不斷嘗試用不同的形式
為這個老廠房,帶來新玩法。
地址:安波路998號
地鐵10號線五角場地鐵站5號口步行1.1公里
國定東路翔殷路路口(合生匯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