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4月25日,《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這是首個全景展現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的白皮書,來自行業協會、知名高校、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機構、服裝企業、電商平臺的近百位代表,參加了白皮書發布儀式。
據悉,白皮書由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中國服裝協會、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及服裝企業影兒時尚集團聯合出品,填補了國內之前對服裝業知識產權保護缺乏系統性研究的空白。
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會長王明達,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金克勝,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易繼明,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趙雅彬,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秘書長普翔,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黃武雙,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躍,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潘明,影兒時尚集團副總裁賀萍等來自知名服裝企業、行業協會的代表與知識產權領域專家學者參與本次發布會,并見證了該白皮書的發布。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金克勝表示:白皮書的發布是服裝行業和知識產權界的一大盛事。
作為中國首份以服裝業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題的白皮書,既有產業全局視野,又有深入的理論研究,還有詳實的案例介紹,緊貼時代熱點,并積極建言獻策,旨在喚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為服裝業行業創新發展來保駕護航。
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 新聞發布會
歷時一年半的大工程
隨著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等新型媒介及渠道的普及,服裝業進入到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保護也隨之成為全行業的痛點問題之一,尤其是線上侵權案件呈現多發態勢。
早在2019年,白皮書就已經立項,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既定計劃,最終經過一年半的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研究撰寫、專家論證等諸多環節,這份白皮書才在4月25日正式與公眾見面。
易繼明教授認為:白皮書作為一項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國“知識產權+行業協會深入研究模式”的一個開端,為行業創新提供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白皮書總結了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以廣闊的國際視野,結合具體的國內情況,深度分析了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奠定了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對知識產權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也將使整個服裝行業更上一層樓?!苯鹂藙僬f道。
據悉,白皮書全文近九萬字,共六個章節,從產業的全局視野,以法學與行業相結合、學理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論,對我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系統性研究,剖析重點與難點,把握當下的熱點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與建議。
與會人士認為,作為國內首份專門針對服裝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在全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又恰逢新版《著作權法》即將實施之際,白皮書不只具有理論和法制高度,還緊跟時代熱點,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入微的案例,剖析老問題、解讀新挑戰,并提出了務實的建議,給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在發布會上“服裝成衣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問題”的主題報告中,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黃武雙指出:服裝成衣作為實用藝術品,其實用功能和藝術設計在物理或觀念上可以分離;應該達到較高的藝術水準及藝術設計具有獨創性。
黃院長特別強調,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來看,服裝成衣的著作權保護要滿足兩點:一是作品應體現出作者在美學領域的獨創性,而非借鑒,且應明顯強于其實用功能,二是應使一般公眾滿足于將其看作藝術品,即第一感覺是“好看”而非“好有用”。
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躍指出:白皮書的發布,不只是填補了國內的一大空白,也是服裝行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覺自省的過程,找到問題、發現機遇。
“對于服裝行業,設計人才的培育和創新成果的保護是重中之重?!弊鳛槠髽I界的代表,影兒時尚集團副總裁賀萍表示:此次發布的白皮書把服裝行業面臨的具體問題體系化地展示出來了,讓服裝行業、法律界、相關從業者以及消費者都看到了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同時從服裝上中下游產業鏈入手,深入解析每一個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屬性,為我國服裝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立法建議和保護方案。
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副會長 易繼明致辭
老問題與新挑戰
保護服裝知識產權就是保護人類思想的果實,以時尚創新為發展內核的服裝行業,因具有高附加值、流行期短、容易仿冒、維權成本高的特征成為了天然的重災區。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行業和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在這種情況下,服裝領域的侵權、假冒、抄襲、盜版、山寨無處不在,嚴重危害著相關企業的利益,更對相關產業結構均衡發展造成威脅,侵權對中國的創新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白皮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案件以商標為主,商標案件共計2075件,其中行政訴訟1305件,民事訴訟1770件,刑事訴訟343件,其中線上侵權案件高達七成,線下侵權案件只有三成,全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形勢嚴峻、挑戰巨大。
白皮書指出:由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營商環境基礎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基礎的差異,部分地區的服裝行業仍然面臨著較高的知識產權風險和問題。
尤其是隨著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的蓬勃發展,無論是傳統的淘寶、京東等平臺,還是抖音、快手等新平臺,服裝產品的成交額都位居前列,在給全行業帶來拓寬渠道、加大營銷創新等利好的同時,也衍生了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案件高發等新問題。
在白皮書的熱點專題中,針對零售模式下服裝行業保護知識產權的途徑、關注IP聯名知識產權糾紛的風險、對服裝行業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行為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總結新時代中國服裝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既具有開創性意義,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價值。
白皮書指出:2015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電商平臺中的關于服裝設計及銷售的司法訴訟也呈現了明顯的增長趨勢,訴訟中爭議焦點多為網店經營主體是否涉及制造服裝這一類生產活動。
對于這些新挑戰,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潘明就指出:當下流行的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讓舉證、朔源更加容易、反而有助于原創品牌的維權,尤其是對于影兒這種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布局超前的品牌來說,通過此次白皮書的發布,也是一個帶動行業騰飛的契機。
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 新聞發布會
全球視野下探求解決之道
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主要體現為《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以及相關法規規章、司法解釋等,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實行“雙軌制”,即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并行。
不過,因為服裝行業的特性,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在司法實踐和行政執法上,都擁有不少的痛點與難點,比如抄襲的認定,如何解決侵權者打“時間差”的問題,以及出海品牌的海外維權等。
此外,從全球競爭的角度來看,服裝業的知識產權是藝術創造成果,能反映出國家層面的文化軟實力。以法國為例,這是世界上唯一將服裝作為著作權保護客體并對其進行雙重保護的國家,設計師對自己最得意服裝可以進行長期限保護和推廣,同時對于服裝侵權行為有極大的打擊力度。
對此,白皮書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展示了近年來大量相關司法案例和判決結果分析,并提供了政策建議和保護思路。在國家加大執法力度的同時,借鑒海外的經驗,保護“中國創意”,服裝企業也需要從強化產權保護意識,加大相關投入,不斷增強自身創新力量來提升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國正式加入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域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白皮書認為:“RCEP知識產權章在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的基礎上,全面提升了區域內知識產權整體保護水平?!?
此外,考慮到我國服裝行業的中小企業眾多,如何解決維權成本高的問題,白皮書也給出了建議:因服裝企業規模、財力大小不同,部分企業難以維權,或擔心訴訟成本過大得不償失故選擇不維權。此時如果以行業協會整體的形式進行維權,將極大加強服裝行業整體知識產權保護效率。
結合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知識產權和中小企業:把創意推向市場,此次白皮書的發布正是恰逢其時,讓更多的“中國智造”、“中國創意”在服裝產業生根發芽,獲得全球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