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父母就地過年,留守兒童怎么辦?民政部部署→
倡導就地過年,不但要把留崗福利切實的落實到留崗人手中,更要解除留崗人員的后顧之憂。日前,民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加強寒假春節期間父母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通知》強調,要幫助這些留守兒童過好春節、過好寒假。
民政部要求,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要組織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切實擔起職責、發揮作用,春節前夕對父母雙方均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至少開展1次集中摸底。要確保每一名父母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都有明確的被委托照護人妥善照料。村(居)民委員會要詳細了解被委托照護人身體狀況和監護能力,指導被委托照護人履行照護職責;對因年齡、身體等原因導致不能履行照護職責的,要及時督促父母更換被委托照護人,如因現實困難一時難以更換的,民政部門要第一時間協調落實臨時照護職責。
各級民政部門要引導務工父母采取電話、視頻等方式與留守兒童遠程“見面談心”,切實做到“人在外,愛回家”。切實做到對因家庭缺乏通信視頻設備或操作不熟練等原因導致不能進行視頻的,村(居)民委員會和兒童主任要及時提供幫助。各級民政部門要協調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納入當地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統一部署,重點給予關心關愛。兒童及其家庭在疫情防控物資等方面確有困難的,要及時提供相關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父母及其他監護人或被委托照護人因確認感染治療、集中隔離觀察,或因防疫抗疫工作需要以及其他疫情影響不能完全履行監護和撫養責任的,民政部門要落實臨時照護職責。
央視熱評丨倡導就地過年 也要讓留守兒童過好年
日前,民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加強父母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工作。通知明確了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以及各級民政部門的職責,確保這類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照料。
通知來得很及時:在分級分類的春節就地過年政策下,一些在外務工人員今年將在工作地過年。但在老家,還有他們最大的牽掛——留守的孩子。分別這么久卻無法回家見面,這本身在情感上就是一種煎熬。如果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得不到妥善照料,大人就地過年更是難以心安。政府及時出臺政策進行兜底,免除了父母的后顧之憂。
應當看到,“以人為本”始終貫穿中國的防疫政策中。對就地過年的務工人員,各地通過各種福利措施保障他們過年的質量。就地過年一頭連著務工人員,一頭連著他們遠在故鄉的子女,出臺措施保障留守子女的過年福利與體驗,同樣是以人為本的應然之舉。
離春節僅有不到兩周了,時間緊迫,這需要相關部門趕緊行動起來,制定詳細的執行方案,確保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這個春節有保障,能開心。
行動應該從兩個方面發力。
一是盡快在屬地對父母雙方均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情況開展集中摸底排查,排查內容應當包括這類留守兒童數量以及他們的具體訴求,尤其要充分了解他們是否有合適的照護人,如果沒有,要妥善指定安排專人照料;同時要建立臺賬,以需定供,保障留守兒童需求得到及時滿足。
二是要注重對這些孩子的情感慰藉。父母過年不回家,孩子的心理一定會有失落感,要想盡辦法使他們遠離孤獨,確保他們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在這個春節留下美好的記憶。
這個春節很特殊,也很不易,尤其是對就地過年的在外務工人員來說更是如此。要保障他們在外過年的各項權益,也要在“天涯共此時”的時刻,讓他們遠方的孩子過好年。即便一家人相隔千里萬里,給孩子的愛,也不能缺席。而這“愛的供給”,這一次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