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擁有設計學、美術學、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現設有8個本科專業,并擁有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堅持以“文創引領、創教融合的學科專業建設”為特色,近幾年共承擔了二十余項國家級、省部級藝術類研究項目和藝術創作項目,藝術理論和創作實力雄厚,先后獲得“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設有北京手工藝研究院、藝術設計研究所、城市設計與公共藝術創研中心、白馬藏族工藝美術研究所和一個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能力。人才培養方面有研究生、本科、專升本教育三個層次,在校學生2010余人,是北京卓越藝術人才(美術、設計)培養高校聯盟的發起校之一。藝術學院共有教職工134人,其中專任教師107人,教師中教授11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學位、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占56%,均來自國內外一流高校及研究院所。
藝術學院注重個性化的人才培養理念,針對學生需求采取模塊化、導師制的培養方式和創業基金扶持計劃,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個性化服務。學院積極構建系統完善的學生成才機制:成立尚美書院、舉辦學科競賽、設立藝術創新實踐項目、實施大類招生、雙培計劃、交換生項目、境外訪學等等。近3年,學院學生300余人次在國內外廣告大賽、服裝設計大賽、室內設計大賽中頻頻獲獎,其中國際金獎及國家級獎項30余人次。
藝術學院推行國際化辦學模式,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韓國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學生交流培養機制,開展3+1、4+1項目以及3+1+1碩士合作項目等多種渠道輸送學生出國深造。藝術實驗教學中心環境優美、設備一流,分布在北四環校區2B樓中塔8-11層、地下廣場一層西側,以及新圖書館一層東側。藝術實驗教學中心由專業教室、專業實驗室、數字藝術中心和民間藝術博物館等四大板塊組成,擁有各類專業教室12間;信息可視化、交互設計、高清網絡非編、等6間數字藝術實驗室;服裝車間、金屬工藝、三維模型等工藝類專業實驗室8間,實驗劇場和黑匣子劇場等2間表演專業實驗室;數字藝術中心承載著攝影攝像、音頻制作、虛擬演播等數字采編功能;民間藝術博物館將成為面向全校弘揚文化、傳播藝術的重要場所。依托藝術實驗中心,我校藝術類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在2015年獲批為市級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
藝術學院是一所具有鮮明學科特色和專業優勢的學院,面向北京的文化創意產業、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為己任,形成了“繼承傳統、產教融合、藝術創新、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理念,形成了復合型、創新型與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特色,教學質量跨入同類院校前列,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簡訊
2019年5月14日16:00,尚坤塬·2019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北京聯合大學畢業生專場作品發布會于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51D?PARK-第一車間舉行。本屆畢業生作品發布主題是“中·合”,取自中國傳統的秀外慧中、天人合一思想,為之“中·合”。整體設計理念為“新中式”,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元素為設計語境,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相融合,設計作品將中國的傳統藝術精華外化于型,內化于心,既表達了對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的敬畏,也表達著對于未來新中式生活美學的探知。
隨著中國時尚在世界舞臺的不斷亮相,北京城這座傳統與現代交織、歷史與科技融合、外來理念與本土文化相互碰撞共同前行的千年古都、世界名城,正在成為現代時尚生活的焦點,“中·合”理念也恰恰是世界各民族時尚“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和諧發展理念的最佳詮釋。
此次發布的76套作品展現了36位設計師對“中·合”的理解和表達。在秀場中,眾多的靈感、觀點、體會、感悟匯集在一起,她們以新生代設計師的角色感受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體味靈感創新帶來的驚喜與變化。
以“中·合”為主題的畢業設計作品強調從北京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結合當下流行趨勢,運用創造性的思維去探尋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可能性。學生們從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中提取設計靈感,結合現代的審美理念和潮流思想,在服裝的造型、面料、結構、工藝上進行大膽的創新,體現出了他們對傳統精神的感悟、對手工精神的贊美,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和創造性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