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不乏女性企業家的身影。她們各自耕耘在不同的行業,憑借纖細、敏感的神經,在創業浪潮中把握產業的每一次脈動。
香港博愛美容養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愛系統)創始人兼董事長姚紅景,正是這股浪潮中,最值得關注的女性創業者之一。
大健康產業來臨前的姚紅景
2017年4月,新聞報道稱: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是,健康產業占比還很弱小。未來,要將健康產業建設成國家支柱性產業。
現今“健康產業“的價值被不斷認可與擴展,已成為創業者蜂擁而至的熱點風口。而早在十年前,大健康產業,還是無人問津的冷門。
在博愛系統創立前,姚紅景已經開始了創業之路。2000年前后,正值鄉鎮企業發展的白銀時期,20多歲的姚紅景,開始了初次創業——煤炭生意。但是,隨著環境的改變,姚紅景感受到了河南市場的局限。于是,她停下腳步,轉進到養殖行業,收獲了一筆小財富。但是高度操勞的工作,對身體損耗嚴重。不規律的作息,沒有節制的工作,拖垮了姚紅景的身體。曾經有一段時間,姚紅景被迫每周都要奔波于上海、北京看病。
那段時間,姚紅景記得最熟悉的,不是商業上的籌算,而是各種藥物的成分和價格。也正是此刻,姚紅景有時間思考健康產業的未來,聯系到天南海北病友的需求,她看中了“大健康產業”的未來。
最初,萌生“大健康產業”創業,源于她自己的親身體驗。身體的康復,更多的是通過養生、保健,來發揮身體機能的自愈能力。為什么要等到病癥纏身,才想起身體的保健,而非不從一開始,就選擇養生、保健呢?
循著疑問,姚紅景逐漸發現了中醫養生的奧妙。恰好,又遇到一些專家同道,以及樂利來國際筋骨養護公司,將先進醫學科技融合傳統中醫手法,創造了博愛系統獨有的指針點穴和循經理療。
2008年前后,姚紅景與愛人一同創立了博愛系統。
健康產業要用實效取得國民信任
在健康產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姚紅景,向我們分享了她對這一產業的思考和理解。她認為,健康產業在歸屬上,不止是醫療,醫療只是對疾病的治療,更多的是對疾病的預防,以及身體機能的保養。
在談到技術和效果方面,姚紅景介紹道:作為健康產業創業者,必須有實效、可驗證,讓體驗者真切感受到身體的恢復和強健,才是有價值的。只要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能收獲客戶的信任。
目前,姚紅景的博愛團隊已經匯聚了2000多人的大團隊,不乏醫學教授、中醫專家,乃至港澳臺和國際上的技術團隊,在此基礎上,博愛系統更加專注的精研中醫理論和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
她坦言,雖然博愛系統是她的第三次創業,并且,已經進入到了十年之期。但是,對于這個產業,她依然是個學生,仍處于學習和摸索階段。
在創業之初,姚紅景曾多番遇阻。2008年那段時間,居民養生、健康需求還未興起,大家對博愛系統還充滿了誤解。就是在這種局勢下,姚紅景一個客戶一個客戶的上門服務,依靠最簡單的口碑相傳吸引客戶。
現如今,博愛團隊帶領2000多名大健康創業者,線下門店2000多家,規模級以上門店50多家,直接服務客戶過10萬人,間接服務影響了近百萬人。
談及當下,姚紅景認為現在的中國,是健康產業發展最有機會的時間點。相較十年前,國民收入提高、人口步入老齡化、亞健康人數攀升,正需要優秀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健康企業的奉獻。
在十九大報告中,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作為國家發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內容。健康服務已經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未來社會整體幸福指數的國家級重大事業。
“對于我們而言,這是最好的機遇期”姚紅景緊跟國家健康戰略,確定了博愛系統的“萬店連鎖,100萬個家庭保健醫師,影響更多人正確的運用中醫知識養生保健”計劃,這一次,自己堅信中國健康產業的未來,也相信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需要無私大愛的博愛系統奉獻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