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任是天能集團創始人。天能集團是一家新能源電池供應商,多年來領跑整個行業,在細分領域里處于龍頭地位,產品以耐用、可靠而著稱,頗具“德國制造”的意味,旗下的天能動力2007年在香港上市。張天任以前瞻性的視野,穩健的經營風格,謙遜的態度,以及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帶領企業走向下一個30年,為中國的綠色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30年專注新能源電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天能集團的前身是長興第一蓄電池廠,成立于1986年。兩年后,年僅26歲的張天任,作出了一個讓全村人都震驚不已的舉動:借來5000塊錢,承包了當時年產值不到8萬元,負債卻高達10多萬村辦小廠。從此,張天任和電池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了找市場,張天任跑遍了當時上海浦東幾乎所有做應急燈的工坊,尋求合作。“那時我身兼數職:老板、搬運工、業務員、技術員、會計,每天早上天不亮趕頭班車,扛著一包電池進城去推銷,遇到廠家要當場測試電池質量及容量時,我們一等就是8小時。最終浦東7家應急燈制造廠都與我們建立了合作關系。”
在張天任的帶領下,蓄電池廠從原來每年不足20萬元年銷售額第一年就攀升到80多萬元,第二年更是超過了200萬元。
上世紀90年代末,電動自行車作為新型交通工具出現在中國大地上。張天任敏銳地意識到,動力電池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機。為此,他不惜重金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駐廠研發攻關,他和專家、技術人員一起埋頭實驗室,對電池極板的厚度、硬度、間距等每一項數據進行組合分析……并最終成功研發出“閥控式密封鉛蓄電池”。同時,為進一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高電池一次續航里程,天能集團又研發出“電動助力車專用蓄電池”。
1999年,在廣西桂林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電動自行車里程大賽上,天能電池憑借優異的性能一舉奪魁,成為了明星產品,訂單紛至沓來。2001年天能電池銷售收入首破億元大關;2005年天能集團產值突破10億元大關。2007年,天能集團登陸香港資本市場,被稱為“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
企業做大了,種種誘惑“撲面而來”,“多元化”似乎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趨勢。但張天任始終保持一顆高度專注的心,那就是只做新能源電池,把電池的功能做精做透。天能集團有大量的現金流,前幾年,房地產熱的時候,每天有很多人主動找上門來,介紹商機,最多一天有五六批人,但張天任始終不為所動,堅決不去投資房地產;開礦熱的時候,同樣有大批項目等著張天任,都被他一一婉拒。
很多人不理解,認為他太保守,膽子太小。但張天任認為,中國民營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做百年老店,首先要有一顆“專注”的心,不要為一些短期利益誘惑而忽視了主業,如果心思太活絡,只會兩手空空。
正是因為這種專注,這種保守,讓天能集團苦練內功,加強研發,注重綠色生產,從而穩居中國動力電池的領軍者地位。
大投入做大研發,先要綠水青山,再要金山銀山
面對誘惑,張天任不為所動,但面對科技創新,綠色環保,張天任卻舍得大手筆投入。
2009年6月,天能集團投入18億在長興吳山工業園區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建成投產,工廠污水實現了零排放,鉛回收率達到99.9%以上,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先進的廢電池無害化回收基地和再生鉛示范工程。該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規模化、無害化年回收處理15萬噸廢鉛蓄電池。同時,年處理10萬噸廢舊鉛蓄電池的天能集團(濮陽)循環經濟產業園也在2015年年底正式投產。
今年“兩會”期間,環保部長陳吉寧在新聞發布會上為鉛蓄電池的污染整治工作公開“點贊”。陳部長說:“大家可以看,不論是浙江鉛蓄電池污染整治,幾年的時間,關閉淘汰了220多家企業,淘汰了80%多,產業變好了,污染大幅度下降了。”鉛蓄電池污染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作為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天能集團功不可沒。
天能集團堅持每年的研發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的3%,歷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10億元以上。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天能集團在新能源產業上不斷持續穩步快速發展。相應的,也帶動了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甚至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這是龍頭企業的責任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此前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到湖州調研就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充分認識并發揮好生態這一最大優勢。”張天任一直把這句話作為天能集團發展中的指導精神,“做工業企業和保護環境并不矛盾,所有產業自身要有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要從事綠色生產,這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
調結構 補短板 “企業版供給側改革”顯成效
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面對鉛蓄電池行業的產能過剩,如何提供有效供給?張天任提出了企業版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就是調結構,補短板。
2013年起,天能集團開始了新的產業戰略布局,提出了“一穩三快”的企業發展戰略,即穩步發展鉛蓄電池產業,加快發展鋰離子電池,微型電動汽車電池,電池回收業務,完成新舊動能轉換,培育企業發展的“雙引擎”。在張天任看來,鉛蓄電池屬于舊引擎,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提升產品性能,驅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根據市場需求,根據綠色發展的時代需求,加速發展新型產業,使之盡快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在這一戰頗具前瞻視野的戰略思維引導下,天能集團將科技資源、財務資源向新興產業傾斜性投入。以鋰離子電池為例, 2015年,天能集團的新能源鋰電池產能已達到1.25GWh,鋰電池電芯產能達每日50萬只,均為國內領先水平,天能憑此躋身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前三強,受到國內外市場普遍看好。2016年,一方面,天能啟動了產能擴建,鋰電池產能將從原有的1.25GWH提升至2.25GWH,增長80%;另外,天能還借助國內資本市場的力量,集團旗下的鋰電池將計劃在新三板上市。
2015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增長27%,凈利潤6.28億元,同比增長314%。優異的業績得益于公司加快實施“一穩三快”戰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微型電動汽車電池、再生鉛產品等新興業務板塊貢獻強勁,銷售占比大幅提升至40%。
風好正揚帆。目前,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張天任帶領著天能集團,借助新能源產業的東風,依靠專注、守正的理念,正揚帆起航,駛向下一個30年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