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教授表情含端倪 “李主任”化身神探福爾摩斯
第二次參加比賽的哈爾濱三中的選手李和成從第一季節目以來就因為個性十足和言語犀利備受關注,被嘉賓幽默稱為“李主任”。再次來到“好故事”的比賽現場,他說自己“這次要正經點”,并表示對答案正確與否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我回答問題之后都會觀察錢文忠教授的表情,如果錢教授聽完答案是笑著點點頭,那基本上可以確定答案是正確的了。如果三位導師表情嚴肅,交頭接耳談論,那基本上這答案是懸了。”錢文忠教授聽完這句話笑著說:“有時候是你們回答得太快我還沒反應過來是什么情況,只能跟著笑著點點頭或者和周圍導師交流一下。其實,我也是很不靠譜的!”
在天津九中對戰哈爾濱三中的比賽現場,連連得分的哈爾濱三中答錯最后一題守擂失敗,失去了進入下一輪的機會,甚是遺憾。已經來了兩屆《中華好故事》的小李同學更是失落地表示:“我已經沒有機會再來第三次了,因為我們學校只有高一的新生才有機會來參加節目。我們祝福天津九中的同學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可以再接再厲。”兩隊選手也都是賽場下的朋友,相互擁抱與祝福。導師蔣方舟看到這一幕也表達了自己的遺憾:“我很心疼這些孩子,我們雖然交流不多,但陪著他們走過了那么久,每場比賽都注定有一個隊伍要離開,這也是比賽精彩的地方。”
錢文忠現場抨擊娛樂至死文化風潮 首次提出“視收率”概念
在節目現場,提到當下電視節目真人秀大行其道的娛樂風潮,錢文忠教授表示,娛樂至死是一個可怕的信號,我們需要停下來用中華文化來清理自己的內心。在“唯收視率是圖”的時代,錢文忠教授在節目現場首次提出了“視收率”的概念。他表示收視率是一個表面的現象,而“視收率”卻是一個內在的概念,比如100個人看電視節目,而這個節目對他們的真正影響力有多少呢?“視收率”關注的是觀眾能從電視節目中獲得和吸收多少知識、獲得多少內在的影響。他表示電視臺做節目不僅要關注收視率,更要關注“視收率”。《中華好故事》就是一個傳播“視收率”的好節目。
樓含松表示電視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文化品位,他稱贊“好故事”是一個非常好的節目模式。作為又一輪的挑戰賽,比賽的勝負決定了每支隊伍的去留,但同學們都在其中收獲了許多。正如樓含松教授所說,“‘好故事’讓選手們來時帶著勇敢,回去帶著自信。”
沈濤“棋性大發”現場與選手們廝殺 千惠:我可是狀元的同班同學
在本季《中華好故事》的現場,除了常規的答題之外,更是增添了場上導師、主持人與選手們的頻頻互動。在“投壺”比賽中,錢文忠教授表示:玩過,但是從沒有投進去過。主持人沈濤在挑戰的時候調侃自己說“人生很失敗”,結果投進去了,“人生成功了!”沈濤連續投進去多個,便表示“我是個柔軟的胖子”。而在后面的下象棋環節,沈濤面對象棋的殘局,“棋性大發”,連著和兩名同學進行廝殺。由于自己所執的黑子本來就處于弱勢,導致在好幾回合之后還是敗下陣來。不過象棋實力不凡的他還是向大家講解了這組殘局的名稱為“海底撈月”,并介紹了最快獲勝的方法。
作為首次加盟《中華好故事》的新人,“主考官”千惠在比賽之前感到了不小的壓力。一直在做新聞節目的她,自感“一直在往外掏東西”,所以此次參與“好故事”,千惠完全抱著學習的心態而來。比賽前,她會事先做好充足準備,了解生僻字的讀音;比賽時,她也一改往日活潑的風格,謹言慎行,還給比賽最端正的態度。也許正是千惠這樣的表現,錢文忠老師才會對千惠稱贊,“敢于做花瓶的女主持人史無前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千惠具備一個女孩子身上所有真誠、可愛的閃光點,我非常喜歡”。
面對這樣的評價,千惠到也沒有覺得尷尬,相反她從中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千惠表示,參加“好故事”,給予了她一次重新做回學生的機會。不過,這個“85后”女孩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性格可愛的一面。面對少年學霸和三位導師,她可有安慰自己的獨門絕招,“我可是浙江省2008年全國高考文科狀元——的同班同學呢。”一句俏皮的話引得全場大笑。
升級后的第三季《中華好故事》和前兩季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知識?還有哪些好玩的游戲?還有哪些精彩的內容?每周二22:00,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與您一起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