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杜彼全球CEO羅杰.杜彼
用一生的時間書寫鐘表史
日內瓦印記就像我身體中的血液一樣,這是我制表生涯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制表精神的象征。
RR:老先生見證鐘表行業的沉浮發展,羅杰杜彼從第一次參加SIHH到現在,有何變化?
RD:RogerDubuis羅杰杜彼第一次參加SIHH是1998年,十幾年過去了,回首那么多年SIHH的確發生了很多變化。展會的規模、亞洲參觀的經銷商或者是媒體都越來越多。在當時,我印象最深的是許多制表工藝都是手工來制作的。大約在2001、2002年我們研發了一款結合萬年歷、陀飛輪的超級復雜機芯,在參加SIHH之前,我們的制表師熬了無數個日夜所研發出來的復雜機芯,對我來說印象深刻。今年的主題是向鏤空機芯致敬,延續了去年向Hommage系列致敬這樣一個“致敬”的含義。2005年我們制作了第一款鏤空機芯,2008年制作了第一款女性陀飛輪的機芯,到了2009年我們制作了全球第一枚鏤空雙陀飛輪的機芯。到了今年,我們覺得羅杰杜彼對于鏤空機芯的研發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我們今年希望能全面展現在鏤空機芯方面的成果。
世界公認的制表大師,ROGER DUBUIS羅杰?杜彼先生
RR:作為唯一一個所有機芯通過“日內瓦印記”認證的品牌,我是否可以認為你希望將“日內瓦印記”這個傳統制表的最高榮譽通過羅杰杜彼傳承下去?
RD:我在1995年開創品牌時已經五十多歲了,我已經不再是一個年輕人,可以說我是帶著行李上路的?!叭諆韧哂∮洝本拖裎疑眢w中的血液一樣,這是我制表生涯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制表精神的象征。我沒有想過如果一只表沒有經過“日內瓦印記”會是怎樣的。另外,作為第三方的認證標準,對于羅杰杜彼而言,我希望可以跟“日內瓦印記”是共同成長的。對于“日內瓦印記”它在2012年時也有所變革,它不僅是對于機芯本身的要求,同時對于腕表的設計外觀也提高了評定標準。羅杰杜彼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理念,不管“日內瓦印記”如何變遷調整,我們都會依舊尊重全線機芯都要擁有“日內瓦印記”這個標準。
RR:前段時間你有來到中國,這次的到訪你有哪些新的感受?包括中國消費者,你認為在消費觀念上有何轉變?
RD:對我來說,不管是中國文化還是我們的客人都發生了很大改變,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人們只知道有手表這個物件,但并不了解它的文化與歷史。這一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消費者提的問題以及彼此的交流,讓我覺得發展很快,大家對于鐘表文化與歷史越來越了解。我本人和我的家族都很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我覺得中國書法是對情感最好的一個見證。我也很喜歡書法,Hommage系列的表背都會有我的簽名。為何會有這個簽名的設計,我發現亞洲的客人都很喜歡索要簽名,我覺得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所以,我就將簽名刻在了表背上。
RR:今年女表變化大,Brocéliande常青藤腕表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如何計劃的?
RD:Brocéliande是法國西北部一個森林的名稱,其實這款表是我們圓桌武士那款表的延續,圓桌武士講述的是亞瑟王時期的故事,歐洲人對于圣經里的故事是很敏感的,當時巫師梅林是輔佐亞瑟王登上王位,當時有一個傳說,誰能夠拔出那把劍,誰就能稱之為王。當時的這個會議,就是在Brocéliande里舉行的。我們希望對于圓桌武士這個腕表的故事能夠有個延續,當然圓桌武士是針對男性客戶群。而女性客戶群逐漸增多,我們希望能將亞瑟王這個故事有所延續,所以我們就創作了這枚Brocéliande腕表,而在Brocéliande里最有名的植物就是常青藤,所以我們就將常青藤這個概念運用于這個女性腕表中。常青藤又是對情感依戀最好的象征,對于女性來說用常青藤來詮釋我覺得最合適不過了。在制作過程中,我們不希望常青藤只是裝飾性的元素體現在腕表中,所以我們將常青藤的概念融入到機芯中,將常青藤的枝蔓貫穿在機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