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通用航空產業改革政策頻頻出臺,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對飛機銷售這樣的工作非常感興趣,同樣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私人飛行躍躍欲試,并計劃擁有一架屬于自己的私人飛機。那么,在中國到底應該如何購買一架私人飛機呢?
為何需要一架私人飛機?
綜合來看,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購買私人飛機,其訴求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節省時間:利用私人飛機可以有效且快速地滿足客戶的出行需求,一些國際知名公司最看重私人飛機的這個特點。
注重安全:相較于繁忙的航班和高鐵,私人飛機的團隊和管理系統只為一架飛機服務,安全系數更高,受到恐怖襲擊和突發事件影響的概率也比較低。
行蹤保密:利用私人飛機可以避免公開行蹤和公共場合不必要的交談,以確保商業機密受到保護。機上旅客都由客戶自己確定,避開媒體和各種干擾,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以及隨身攜帶的敏感信息。甚至有些企業在購買私人飛機的時候會突發奇想,要把私人飛機的機艙裝修成會議室,將高度機密的會議轉移到空中召開。
樹立形象:能夠擁有并運營私人飛機也是企業實力的一種體現,在某種程度上彰顯著企業主的眼光與遠見,甚至有些企業主購買私人飛機專供朋友和客戶使用。據媒體報道,1999年,遠大集團購買了3架教練機“供員工、客戶和朋友飛著玩”。還有些企業將私人飛機作為給予高管和特殊員工的一項特殊福利。對于明星而言,私人飛機能夠提升其在公眾眼中的形象,可以向媒體和大眾傳達其冒險、勇敢、陽光、健康、挑戰自我等各種積極的信號,并利用飛行幫助自己轉型,或者通過飛行保持自己的新鮮度。
廣告宣傳:不管是趙本山、成龍還是苗圃,購買私人飛機也是他們在無形之中做的一個廣告,使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本來默默無聞的遠大公司,也因為購買私人飛機而一度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雖然遠大公司每年要花費數百萬元對飛機進行養護,但和每年少投入的數千萬元廣告費相比,還是非常值得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中國私人飛機消費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特點:中國人創造性地挖掘了私人飛機在交通運輸以外的功能和商業潛力,使得即便在低空管制比較嚴格的情況下,私人飛機仍然有市場。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大私人飛機制造商正“磨刀霍霍”,準備瓜分中國的私人飛機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
如何選擇機型?
每個想購買私人飛機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再加上客觀條件的因素,如何選擇機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要考慮諸多因素。
首先是技術性要求。其中,航程和座位數是客戶最為關注的兩個指標。在航程方面,如果進行洲際之間的飛行,就需要選擇諸如空客ACJ、灣流G550、達索7X、龐巴迪環球快車等機型;而如果您選擇了航程較短的機型,那么一旦需要進行洲際之間的飛行時,就必須通過經停來實現。私人飛機的座位數一般在19個以內,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機型。此外,飛行速度也是客戶經常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通過考慮航程、載重量和飛行速度等因素,客戶就可以判斷自己是需要一架小型私人飛機、中型私人飛機還是大型私人飛機。
其次,客戶需要考慮飛行的經濟性,這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飛機的價格,私人飛機的報價一般是指基本型價格。另外,還有必選件和備選件的價格。客戶應該在滿足其他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價格較低的機型。二是直接使用成本,指每飛行一小時所需要的費用,包括燃油費、滑油消耗費、維修工時費、備件費用、機場使用費等。在一般情況下,私人飛機的小時成本為數千元至數萬元。這是長期發生的費用,在經濟性中占有重要位置,應該選擇這部分費用相對較低的機型。三是維修費用,包括日常維修、定檢和大修費用,客戶往往忽略這部分費用。事實上,有的私人飛機初始售價很低,但是其很多零部件壽命短,維修費用高,大修時所剩殘值低,有的機型殘值甚至不到基本型售價的20%~30%,這是隱含在售價后的成本。
當然,不管是飛機價格還是運營成本,客戶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作規劃,以盡可能降低擁有私人飛機的成本。
最后,除了技術性和經濟性兩大要求之外,安全性和環保性的要求也應該被列入客戶的考慮因素中。因此,查看機型的安全記錄非常必要,最好選擇市場上的成熟主流機型。此外,私人飛機在使用時的噪音和其他污染是否達標,也是客戶的考慮因素之一。
目前,在中國擁有私人飛機的個人和企業仍較少,伴隨著中國低空空域的不斷開放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購買私人飛機。事實上,擁有一架屬于自己的私人飛機并非易事,這是一個系統的操作過程,需要專業、優質的服務機構介入。美國現在有通用飛機約23萬架,而中國僅有千余架,中國在私人飛機領域的巨大市場空間可以讓人們大膽去想象。如果你準備好了,那就搶先遨游自由天際,圓飛行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