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整年,深耕潮牌領域多年的YOHO!新力傳媒集團曝光其原創潮牌孵化項目,這一過去不被消費者和行業深刻了解的群體,不知何時便已發展成具有如此規模和脈絡的成型產業了。在新力傳媒潮流商品販售商城YOHO!有貨上,占比在售品牌半壁江山的原創品牌能夠得以借助該平臺生長,也得益于分眾屬性平臺固定下來的一群潮流重度用戶。
不論如何,仿佛忽如一夜春風來,適合與接納原創設計師的商業邏輯已煥發生機。
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如何發現和匯集分散零碎的市場機會、找準機會摸索打通供應鏈培育新興市場,解決這些問題的渠道將收獲新的業務增長點。
“互聯網+”的概念最近被炒熱,而在原創潮牌扶植計劃的執行上早已能夠看出YOHO!有貨對這一概念的理解與詮釋。YOHO!有貨負責人認為,“互聯網+ ”的核心在于疏通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利用線上線下的一切資源,推動鏈條良性滾動,實現多點利益最大化。
國內尤其以大陸為主,年青一代的消費者們正在逐漸將自己從頭到腳“武裝”,個性化差異化與眾不同的選擇從穿搭滲透到生活方式,以個人朋友圈、社會化媒體為陣地的現代通訊方式又為他們提供了自上而下的影響力,潮流,水到渠成地蔓延擴散開來。
在這樣的條件利好之下,大陸的原創設計師們卻已在淘寶等大眾消費平臺掙扎許久。缺乏市場經驗使他們無法對一款設計轉化為產品的潛在價值做出判斷;缺乏對口客戶資源使設計團隊花錢購買來的流量多半浪費掉,又因為上述二者共同作用,在沒有資本支撐或者大量資金投入的基礎上,以原創獨特設計為突出屬性的新興品牌難以建立形象,更不必說獲得渠道支持、投入供應鏈開發。
“直至目前,在潮流這一領域,YOHO!不能說是唯一一家,但確實是第一家實踐多年并有所建樹的原創潮牌扶植渠道。”對上,YOHO!有貨遴選國內符合潮流趨勢的原創設計師,并對他們負責。為了更好的匹配品牌的不同發展階段,YOHO!并沒有采取全品類大眾平臺那樣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建立了經代聯招等多層次靈活變通的合作模式。其中由以聯營方式最能體現YOHO!對原創品牌的全力支持:雙方簽訂協議對更新做出時間限制,品牌只需專注設計與調性,YOHO!則集中多個類似品牌的生產需求集中尋找信譽良好的廠家進行生產,并負責后續管理推廣及銷售。
值得贊許的是,這樣的合作模式并非一成不變。隨著品牌的知名度與規模逐漸抬升,可轉換為經銷或代銷等品牌自主性更強的模式,而YOHO!有貨始終是他們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