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英雄 - 彼得雷烏斯(1952年生)
阿富汗、伊拉克兩次美國發起的侵略戰爭是戰爭徹底進入現代化的標志。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前中情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2003年作為美軍王牌部隊101空降師師長參與了伊拉克戰爭。歷經多次惡戰,為保障美軍整體運輸補給立下汗馬功勞。2004年,101空降師在摩蘇爾省、尼尼微省復雜宗教、文化、民族環境下的戰后重建中表現非常出色。彼得雷烏斯因此榮升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2008年被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再次提拔為中央司令部司令,統管阿富汗、伊拉克為首的中東戰區。2011年,彼得雷烏斯轉任中情局局長,但僅兩年就自己宣布涉嫌婚外情而辭職,自此離開公眾視線。
伊戰英雄 - 彼得雷烏斯(1952年生)
彼得雷烏斯出生于戰后,是一位典型的和平時期的將領。在類似于“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背景下,無論曾在戰場上如何叱咤風云,在充滿暗礁的官場上,一位老將軍也難以操控其間的詭譎無常。也許掛印而去,卸甲歸田,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吧。彼得雷烏斯將軍是個“勞粉”,曾佩戴多款勞力士腕表出鏡。做為戰后超級大國的精英階層,勞力士這種大眾名牌非常合適。
結語
以上基本介紹了三百年間西方世界七代著名將領的代表。這三百年,也恰好是機械制表業不斷發展的三百年。從這七代歐美將帥所喜愛的鐘表產品也可約略看出世界機械制表業的更迭和演進。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繞不過去的話題,也是當社會矛盾激化時所不得不選擇的手段。
在戰爭中,時間的協調與記錄成為一種硬性的需求,兩次世界大戰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計時工具的普及化、平民化。在腓特烈、拿破侖的時代,機械鐘表還是貴族們才能負擔得起的奢侈品;而今天,普通士兵也可佩戴功能全面的手表參與戰斗了。
戰爭的創傷隨著時間推移會被逐漸彌平,當年威名赫赫的將軍們也可能會被后代淡忘。只有在戰爭中所錘煉出的剛強、沉靜、機敏的品質方能歷久彌新,成為一代代青年們所渴求的“軍旅范兒”。而軍表,也許也會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