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顯示,現在假酒年交易額高達10億美元。KPMG高級經理、鑒定專家Geert de Vries說:“對葡萄酒蒸餾酒而言,假貨是個大問題。”深受假貨其害的行業包括:醫藥、健美產品、酒類飲品和服裝。
為打擊假冒偽劣制品,歐盟正在推行一項新律法,“自2017年起,所有醫藥產品必須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防偽碼,以保證產品真實性。”
Vries預計,葡萄酒烈酒行業也會成為這項立法的目標之一。“將這一律法用于葡萄酒行業也是合理的,估計在幾年內實行,也許是2020或2021年,之后使用唯一標示碼將成為一種責任義務。非法交易問題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
De Vries估計,防偽律法推行后,每瓶葡萄酒使用的標碼系統成本最少要2歐元。
來自FBI 的數據顯示,2010年假貨貿易額總計6635億美元,全球交易品中,假貨占有率達7%-8%。
在防偽碼使用前的過渡期,葡萄酒生產商一直通過其它方式來杜絕假貨,包括近幾年引進的很多高科技防偽技術,包括在瓶身進行激光蝕刻,瓶塞上嵌入雷達頻率識別芯片等。